GE 211101 亲密关系

克里斯多福·孟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默认教学计划
20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价格 ¥1999.00
教学计划
承诺服务

1.扶风-吴穗琼:是的,时时处处都是修行时。因为修行就是一个放下,如果你还要修的话----当下。不要给我回一句“放下也不要”,这是两个阶段。当你还纠结时,还不能自清时,第一先要发现,这时的修行要求你时时提起。第二就是放下,要求你不能发现什么,不要急着去对治,知道了就噢,噢一下时,也就是放下了。不要去追,不要去治。这就是解。只有到第三个阶段了,你就是事事就是你时,才叫放下也不要。只一个当下。当下全体。很多人都听到知到。到人家一说放下时,马上来句,放下也不要。狗屁!鹦鹉学舌。真连放下也不要的时候,没有你说话处。这些人总是站错位置,人家问的人,自有问的人的粘着,有粘就给化,这才叫因果,这才叫缘起。有什么缘起什么用。不要把后面的放到前面来,这不叫究竟,这叫官僚。究竟的不是最高的,只是那句最对机的。当下安人心的。

比如一人正发火,你边上叫他放下放下的,你越跟他讲放下,他越是跟你讲那人的不是。这时你或者一句大大的骂娘,或许一下就把他的气给泄了,他被你这一句NND,顿时气消,笑喷。这才叫安心,这就叫放下了。不是你口中说放下,是真把对方当时的心,以一个可柔可烈不论形式,只管有效的方式,让他歇下。所以禅油子们,不要再把“放下”这两个字挂嘴边了,有本事的就用上。

敦格:

官僚一词,用在这很传神呢。有多少时候,不允许别人犯错的?

有本事的就用上,耍什么嘴皮子。

 

2.扶风-吴穗琼:没有谁能一直留在天堂中,谁能知道?这里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得道的人是全知的,全知就是他什么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佛说的全知,是起用时,有个条件限制,就是对方需要时,不是没事找抽到处知。如果发生的事与你无关,不在你范围,便是与你无缘。它起它的,你知不去骚扰它,而一旦有人问你,就是这个信息传来,你可以成为这个信息,而知道了。

 

[展开全文]

扶风-吴穗琼:但做不做得到,就看你自己了。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就是停,三岁小孩能做,八十老翁也会,为道日损。

人家问我,扶风老师,怎么样才证明一个人学对了呢。我说很简单的,你看他是否能全看明白了佛经。不是看一段两段明白,人家是格物致知,我们倒好,格文致框,把前后不懂的踢开,就盯着那几个看得懂的,死做死做。佛说持戒,我就比着对自己狠。佛说持戒只是因为你管不住自己呀,佛也说了,你看任何一部经,持戒的后面,一定在跟一句话的,大概意思肯定是,因为只能是:你能安住,安住就是。

一切的法只为停下来。别只盯着法的优劣了,不是修法,是借法修心。所以佛才说他四十九年没说一法,所有的法都是借用的工具。

敦格:

怎么样才证明一个人学对了呢。我说很简单的,你看他是否能全看明白了佛经。

 

2.【一个一文不名的人,有一天收到一封信,说他中了两千万的大奖。但是由于他一直把自己看作穷人,所以有点怀疑这封信的真实性。于是他把信拿给一个朋友看,朋友看完后,告诉他,他的确中了两千万。但是这位穷人还是半信半疑。一个星期之后,当他躺在床上,快要入睡的时候,突然睁大了眼睛,大脑开始急速运转,并从床上跳了起来——他发现自己现在是个大富翁了。就在这一刻,他的生活完全改变了。事实上,他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已发财了,但他手上握着证据,心里却还认为自己只是个没钱的老人。他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有钱人的过程,只花了不到一秒钟。“启示”的力量,也是如此。】

扶风-吴穗琼:作者这个说法,在我们的经上,是一遍又一遍地讲的呀,大白牛车,贫子衣珠,这些故事,佛说了一次又一次,就在你自己那呀,为什么你不相信?不是读经吗,怎么这些读不进去?能放下的,能停的,一秒就是。本性里没有时间,没有因果,放不住积累。

敦格:

本性里没有时间,没有因果,放不住积累。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模板。家庭模板。这也是家庭系统排列这么火热的原因。有很多问题,原来可以从家庭中的位置找出原因。有一次我去了武志红的工作坊参加家庭系统排列,我们组五个人,我们模仿父母及三兄妹。很自然地,当我站在大孩子的位置,看看周围的人,那种责任与承担的感觉就出来了。而当我站在最小一个孩子的位置时,那种无压力的放肆,让心觉得特别轻松。家庭的位置之间,本然就有一种磁场,很自然地对这个位置的人,有一种基于这个群体的要求。我们身处其中,作为敏感的孩子,一张空白纸,站到位置里,模子的形状就基本定了。不能说基本定,应该是给定调了吧。

敦格:

来自家庭的模式。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不是逃脱三角监牢,跨入自由天地。这句不知是译者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来的表述就有问题。到这里,应该脱离唯识的,但文字依然很重的识性粘连。

敦格:

脱离唯识,思维强大,需要修炼。

 

2.【身为一个旁观者,你可能看出了简单的解决方案,或至少明白自己在遇到这些情形时会怎么做,但是你有没有跟身陷困境的人谈过呢?不管你给他们什么建议,他们都能找到很好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个方法行不通。如果你不知不觉地采取了拯救者的角色,你很快就会充满挫折、失败感,而举双手投降,甚至有可能摇身一变成为迫害者,批评左右为难的受害者太软弱、太优柔寡断。】

扶风-吴穗琼:这段是希望大家反醒,问题的根源,其实。。。。依然是自己。再多的理,自己心中立定了,别人怎么说,都白搭,自己管好自己的生活,没有人需要你拯救,只有你自己。 把那些向外的触须收回来,总想通过拯救与被拯救,织成一张网。疯狂地想着自己能在这织成的网里建立生命,歇下,回来,生命在你停下来的地方精彩。

敦格:

警醒。打着帮助别人的旗帜,走向说教。

 

2.【扶风-吴穗琼:收回来!开始很痛,很快会很舒服的,那种超然的自在,这是对拯救者说的,我们继续来看作者对当事人的分析。】

敦格:

感觉很舒服

 

3.左右为难

【想象一下你(拯救者)和身处三角关系,夹在忠厚老实(她认为是无趣)的丈夫和热情的爱人之间的妇女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如果你已经对丈夫没有任何感觉了,那为什么不离开他呢?

妇人:我不能这么做。我不能让我们的家庭破碎——这样会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你:那你为什么不留下来,想办法挽回跟丈夫之间的感情呢?

妇人:我已经试了好多年了,一点用都没有。他根本就不想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

你:这样听起来,你的婚姻好像是没救了。那你为什么不寻求和平的离婚方法呢?

妇人:可是我很怕自己一个人出去闯荡——尤其现在失业率又那么高。我的新丈夫赚的钱又不够养家,我必须出去工作,可是我又没有一技之长。

你:那你只好留下来了。

妇人:可是我实在没办法留下来啊!他实在太无趣了……而且一点也不关心我的需求!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总是我在尽心尽力,他却什么也不做!

你:那你还是投向你爱的男人比较好。

妇人:但是我也不确定跟他在一起就能幸福快乐。我的意思是,我爱这个男人,我想我爱他。他是个上班族,可是他想当艺术家。如果他决定辞职,那么他要怎么养我和孩子呢?而且,我也不知道他要不要小孩。

你:听起来你好像对这个男人也没有多少信心。也许你还是留下来,想办法维持现在的婚姻比较好。

妇人:我很想,可是我不能!

你:那就离开吧。

妇人:我很想,可是我不能!

你:我放弃!】

【“左右为难”是不是人类自我的一项很伟大的发明呢?这是耽搁你生命的最有效的工具了,而且这种耽搁既没有益处又令人沮丧。左右为难的情形,往往会把简单的选择变成峰回路转的戏剧情节,这样当事人就会分心,而看不出这种情形所造成的真正影响。】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让这位妇女无法做出正确决定的就是她的恐惧。基本上所有的恐惧都是害怕会失去某些东西,这位妇女也是一样。她怕的是失去她所熟悉的,给她安全感和安慰的事物。她害怕对丈夫付出无条件的爱,因为这样她所熟悉的“受害者监牢”的墙壁将不再存在。她也害怕结束婚姻,并因而失去令人安心的可以预测的稳定家庭。她害怕一个人过日子,因为这样会剥夺她所认同的自我形象——即使这个形象是一个受惊的、没有安全感的、没有长处的女人。左右为难的情形会让受害者更深信自己是受害者,也让其他人都害怕在生命中有所进展。】

【事实是,除了那位妇女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怎样做对她、她的家庭,以及她的情人才是最好的。答案就在她的心中,可她却听不到灵魂给她的信息,因为恐惧扰乱了她的思想。】

扶风-吴穗琼:作者这里的解决方法还是选择,还是在好与坏中。我们跳过。当下里,接受一切,并全情地投入。

比如上面的妇人,她可以勇敢地离婚与她的情人在一起,但不是指望情人能比他前夫在经济上更强。她也可以选择留在原来的家庭,假以时日,全心全意地为爱付出并享受这个家。也可以选择只是离婚,先做好、做强自己。原来的选择,都着眼于别人买单。难选是因为不知哪个的买单水平高些。而后面的选择着眼在自己承担身上,不论哪种选择,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一旦选择,就全心而做。当你全力以付,就能心想事成。

如总是找人买单,今天看似这里不错的,明天也会被你的左右为难而影响、改变到你不愿意看到的情形。沉下去,享受生活。浮在上面,找这个原因,找那个原因,只能是被生活戏弄。 】

敦格:

糟糕的结果,是我造成的。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

十四五的孩子对着干,他并不想和你对着干,他只是想表达他自己的观点,可他又不知道还有什么观点。所以就出现,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吃他就说不吃。不是他要往西,是他不知道除了东之外还有什么,他说西的意思,不是他喜欢西,只是告诉你,不要命令他,请让他自己思考,他自己去决定。请你把他的权力交给他,他要告诉你,也告诉自己,他长大了。如果是大人,你说东,他知道东有什么,也知道西南有什么、东北有什么,他会很清晰的回复你去东还是去西,为什么。而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嘴里出现的“西”,不是西面的意思,只是“非东”。而非东里有什么内容,他并不清楚。但经常这样,你东他西,你上他下,时间长了,形成习惯。这时你说东他说西,就真的是对着干了。夫妻也是这样。其实人何尝不这样呢。

注意,大家这里注意,我总会提到一个情景,想想海上的浪花,我开始很讨厌这个东西,大家都这样说,这浪花都说烂了,但,真是也只有它是最贴切的。夫妻、孩子这样的相处,由于不能随便分离,很多问题被迫得就在一个空间里你要处理,你不能逃离。

在这个比较固定的空间里,我们认真观察,能发现到其实人的心,就是在大海里浪花上,不是漂出这头,就是漂出那块。换句话说,就是找事。大家在心里想象一下这个情景呀,海里的浪花,是不是一个接一个,不能停下来。人心也是,总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它就是不能停下来。

敦格:

思维无常,不抓不安全。落下,回家。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受害者、迫害者,或拯救者——当我们感觉弱的时候,自动的就把自己当受害者,一副祥林嫂的样子。而祥林嫂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招不灵:“怎么你们都不理我?”堕入小时候的心态,以为一哭一示弱,爸妈就会来帮你。而发现没有人理会自己后,就气不打一处来:“NND你们不理我,我不怕,看我。。。”。冲上去了,就转成了迫害者。开始施加自己的报复。感觉一下这里,从受害者到迫害者的转变,只是一种气场里的顺势而为。小我没处安放,而很自然地找了个更合适的位置。而在文化标识上,它们却表现出了相反的特质。

敦格:

左右都不是,可怜,突然生出厌倦,不想思考的心。感觉后颈,腹部发热,发硬。

[展开全文]

1.【

“我对镜中人说话,问他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镜中人》

在生命中,我们早晚有一天会了解到,与知名电视影集《X档案》的台词相反的,真理“并不”在“外面”。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没有人会让我们快乐;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在外四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我们所有生活经验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在我们的心中。在灵魂的演化过程中,经历幻灭之后,我们要经历的下一步就是我所谓的“内省”阶段。

扶风-吴穗琼:如果有禅,这样的话,很有理论支撑,很理所当然。但对于自小习惯了外求的世人,怎么可能接受呢?我们的快乐,不是从来都是在得到别人认可之后吗?

敦格:

其实想想,我的世界,从来都需要掌声。来自于亲人的、朋友的、同事的、同修的、老师的,等等。呱嗒一下,放下,看见,一直在独自绽放。

 

2.【在内省阶段,你将有机会去了解到,你和伴侣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你会发现,你对待伴侣的方式事实上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你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接受并整合自己不好的那一面,停止争执并提供支持,在伴侣有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他/她,并且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不要让自己变成迫害者,不要好坏不分;要给予伴侣力量但不是同情,和伴侣分担人类共有的空虚感。内省的阶段让我们了解的讯息是:“你对伴侣付出什么,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这个讯息的一字一句,都像是用星星的碎片写出的一样鲜明。一旦进入了这个阶段,你就会遇上最使人衰弱的偏差行为,那就是自我放逐。】

扶风-吴穗琼:在伴侣有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记住这点。不要在这个时候去责备。

这是一个关系的转变过程,作者的亲密关系如是,修行人的从外转内,也有这情况。从对外界的抓实,转往内视的独立过程中,有一种力无处可用的彷徨,更多的人在这里,就把自己的生命放逐了。

敦格:

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不要让自己变成迫害者,不要好坏不分;要给予伴侣力量但不是同情,和伴侣分担人类共有的空虚感。

 

3.【不管用哪一种方式,有一天你很有可能又会有想放弃这个“爱的来源”的念头。当强烈的无力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放弃当作一个聪明的,甚至是救人一命的抉择。最能让人有这种念头的,正是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能让人回想起最深刻的生活体验。你和伴侣越亲近,就越可能想起小时候的无力感——这种感觉的形成,是因为你相信自己不够重要,所以妈妈、爸爸,或其他家人才不爱你。】

扶风-吴穗琼:逃离伴侣,只是逃离自己的不重要感。】

敦格:

逃离伴侣,逃离不了不重要感。

 

[展开全文]

1.【报复

我从儿子身上了解到,人在多小的年纪就懂得报复——那时他才三岁。虽然哈蒙在三岁小孩中算是很好相处的一个,但他在睡觉的问题上却给我们很大的麻烦——他从来不愿意乖乖上床睡觉。如果照他自己的意思,他会一直玩到凌晨。我和太太自然是要先睡了,只能提醒他睡前记得关灯。就算他愿意乖乖上床,在十二点之前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有一天晚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哈蒙在就寝时间上床。八点一到,我就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他跑出房间,我把他抱回去。他又跑出来,我又把他抱回去。到了九点半,他已经很不开心了,而我则非常疲倦。在整个过程中,我的决心都没有动摇,也一直努力保持着冷静。这一次我把他抱进房间,他就没有再跑出来了。他开始哭,而我则到客厅坐下,准备他再跑出来时,再上楼抱他回房。后来他终于不哭了,变得非常安静,应该说是太安静了。有一种安静会让父母马上产生怀疑,没经过训练的人是听不出来的。这种安静会让你不敢上床睡觉,否则早上睡醒的时候,房子或许已经整个烧掉了。我又上楼去,把他的房门打开。哈蒙躺在床上,静静地撕着壁纸。我怎么知道这算是报复呢?他的脸看起来很平静,当他抬头看我的时候,眼睛里也没有愤怒。我知道这是报复,纯粹是由于我的感觉。我感到心头一阵刺痛,那是让人想要流着泪问“你怎么能这样对我”的那种痛。我儿子一定是觉得自己输掉了权力斗争,而报复是唯一能让他捡回一点力量的方法。

扶风-吴穗琼: 才三岁大呀,就会权力之争了。天然烙在人的识性上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敦格:

关系遇到问题时,我的冷处理,也是一种报复。已经离事太远了:生活-》事-》对错-》报复

 

2.【发现报复

想要知道你和伴侣的互动中是否夹杂着报复,是有迹可循的。当你觉得伴侣的行为是想伤害你的感情,当你觉得伴侣的话或举动让你受到刺激、背叛或侮辱,那么很可能你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已经转变为报复。如果你因为伴侣的痛苦而沾沾自喜,甚至十分高兴的话,那么你就是在报复对方。你甚至会装作理性地说:“我只是想让她知道,她这样对我的时候,我有什么感觉。”“很好,我很高兴知道他受到了伤害,这样下次他就会注意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明白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是他先伤害我的啊。”我们会这样对自己说,因为我们知道报复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又不想让自己当坏人。于是我们就把自己的行为理性化,让我们看起来像是好人在惩罚坏人。

扶风-吴穗琼:人不论做出什么,一定认为自己是对的。站在对上,只是自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掩耳盗铃的理由。

敦格:

对方是在报复,我知道吗?我也是在报复,我知道吗?

 

 

 

[展开全文]

1.【《亲密关系》: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

我想要什么?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扶风-吴穗琼:再重申,我本人对西文灵修人氏的这一类解决方案并不感冒。他们前期对问题的分析非常精彩,一步一步引人发现问题,引人回观自身。但在解决问题方面,他们又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按禅宗的说法,又去搞鼓那瓶鹅去了,出不得的。但我们这是读书呀,还是要好好依人家的观点看下去,有一部份人,还是喜欢这种对治式的世间处理方法的。

敦格:

是啊,每次看到各种解决方案,情绪压下去,又起来,反反复复,似风如萍。就那轻轻一放,无力若千斤,实实在在。

 

2.【扶风-吴穗琼:我们总喜欢加上点什么,以为在掩饰,其实在加重了双方的误解。特别是中国人,说些什么的时候,总喜欢绕些圈子。我们的文化里,把直白看成是低俗的、下贱的。很多时候,处理问题,把它往大环境上靠一下,你会发现是那么自然。我们,就是在这大环境里自然的产物,它有些畸形,但这是环境造成的。这样一想,就不会对自己或别人那么情绪上的激动了。想想如果生在一百年前,我们现在都在逃命吧。如果生在五十年代,我们可能聊的是哪树可以吃,哪里的土可以下锅。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事件,人是事件中的小小浮萍。

不要把老公出轨看得那么严重,五十年前还没有婚姻法,几千年来都是一夫多妻。

现在的世界,转变到一个物质高速发展的时刻,只是一时,我们的思维还没有跟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非常正常。不是鼓励出轨,是要大家在思想上,明白一切都有因有缘,不过缘起下的一些事件。我们处理就是了。

敦格:

我们是大环境下产物,有些畸形。道德,成了我们拿来互相攻击的武器。

 

3.【扶风-吴穗琼:不论妻子还是丈夫,对于亲密关系,都是自心底期待的。不要认为自己出轨了就是赢了,恰恰相反,证明你在亲密关系处理上输得一败涂地。你挥霍的是肉体,你失去的是心灵。那种心灵底处深深相依的感觉,是被设定为阴阳相分的人身的一种必然需求。它不是欲,也不是肉。它是一种灵的融,灵的合,灵的回归。这是我们的模板里天然结构拟定了的,不可改变。这世上最高的愉悦,便是在别一半里安歇,不但是身的安歇,更是灵的安歇。搞不好自己亲密关系,而只是不断地找寻异性的人,心灵里的渴望更是炽热。敢于正面自己的人,对自己终极负责的人,就好好按这本书上说的,一步一步找回自己内心,学会面对,处理自己的亲密关系吧。这不是为对方,这是为你自己。

敦格:

男女,阴阳,需求,拟定的。

渴求,炙热。

了解、面对、回头。

 

4.【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应该是:“你没有准时回家,我就生气了。”更好的说法是:“你的晚归,让我了解到我心里有多大的怒气。”不然这样说吧:“我真的很不爽!这不是你的错——我只是一肚子火!”能对自己的情绪百分之百负责,你说出的话,就会是绝对的事实。如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负责,你就还是有可能责怪、批判对方,自以为是,并且自我防卫。】

敦格:

惊讶的回答,原来自己早就不会了,这些回答中都有觉知在。而在争执中,我的回答,恐怕只是情绪驱使下的抱怨吧。

 

5.【

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你应该马上就感觉得到,现在感受的情绪,已经存在你心中很久了。一开始你也许会认为你一辈子从没有这么生气,或这么伤心过,但是责任感会让你明白情绪的由来。你会发现,现在的情绪似曾相识,甚至可以说是拥有悠久的历史。一旦你发现它很熟悉,就不太可能再怪罪另一半“让你有这种感觉”。

当然还是会有人坚持,虽然这种感觉存在已久,但如果不是某某人做了什么事的话,他们就不会再一次感受到这种感觉。我从小就伤心过,是没错。每个人都会有伤心的时候嘛,但是你不必让我更难过啊!重点是,悲哀的感觉是早就有的,你会察觉到它的存在,是因为伤痛需要治疗。所有的事情,事实上都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当你感到悲哀时,你就会用悲伤的心去诠释所遇到的事。认为先有事情的发生,才引起你的情绪,这是一种自欺的想法,事实上,先出现的是你的感觉与情绪。

扶风-吴穗琼:这就是轮回,我们总带着小时候被刻画好的模板,习惯了在一种情绪下面表达、安放、滋养我们自己。想想看,愤怒的人,初中时看别人吵架愤怒,高中时看老师不合理了愤怒。大学了看寝室里的那不洗澡的也愤怒。退让的人,大学里别人抢了你女朋友你退让,上班了人家抢了你功你也不出声。这里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在自己习惯的情绪表达里,固死了。不要开口就说:都是你...其实不是他不是它不是她,他它她只是诱因,把你的情结沟引出来的诱因。不要这么理所当然的:是你先...我才...的。任何的理,都不是你能站定的地方。生活无理,只有事。

停下来,不要归因,先去寻根。

敦格:

感受,是一把钥匙,让我了解自己。我发现了自我的秘密,窃喜,呵呵。

 

6.【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熟悉”这个词,和“家庭”一词脱不了关系。家庭是你最早开始建构信念的地方。信念是指由想法、图像和感觉所构成的东西。家庭也是你最早开始感受情绪的地方。你心中无意识的部分在体验到某事时会产生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情绪。你可以把无意识的部分想象成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充满了能量、符号、原型和感觉。你的心会对这些无意识的感觉产生反应,因而出现负面的情绪,如悲伤、恐惧和愤怒。这些情绪都是你在小时候跟家人互动时产生的。家人中最具重要性的是照顾你的人(通常是妈妈,有时候是爸爸或亲戚),其次是掌大权的人(通常是爸爸,有时候是妈妈或亲戚),再其次是兄弟姐妹及其他亲戚。你在跟这些人的互动中,可能会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在你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念的过程中,有关键性的影响力。当你必须成长,摆脱这些信念的时候,相关的情绪就会浮现并投影在适当的事件上——通常是以感情危机的形式出现。现在你应该能了解为什么找出情绪的由来很重要了——这样你才有机会把不好的、自我局限的信念转变为喜欢自己的信念。

跟你的伴侣沟通,分享情绪的由来,有双重的好处。一是你可以不再把伴侣看作敌人,而让对方跟你站在同一边。既然你的情绪由来已久,这就能证明,早在你认识对方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对方自然也不是造成你情绪的祸首。二来,跟伴侣分享你的情绪由来,能让你更清楚自己情绪的每个小细节。】

扶风-吴穗琼:在认识对方之前,它已经存在。这些是你的识性被建造的模板,爹娘给你打造了二十年,之后该你自己接手,接着造了。不要人家造成什么你就用什么,你要对你自己负责。父母生了你,养了你,他们也就那水平,不是说他们差,是他们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们也逾越不了大环境给他们的禁锢。

敦格:

情绪的由来,在你认识她之前已经存在,又怎么去怪她呢?这些结使,在身体里,以能量的形式纠缠,遇事则显,唯化不破,永事轮回。

 

7.【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当你这样问自己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不再对负面的情绪做出直觉的反应,而去发掘能让你得到平静、喜悦与爱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不论何种情绪,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六分钟,除非你为它建造了一个家,让它在你心中长住下来。如果你否认自己的情绪,为情绪找借口,害怕或放纵自己的情绪,那它们就会在你心中生根了。然而,如果你只单纯地把全副精神集中在你的情绪上,却不做任何评断,那么情绪就会转变成更高形式的能量。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是,心里有什么感觉就说出来,尽量不作保留,也不抗拒。除了说出情绪的由来之外,你还必须要说出情绪的强度、组成,和它所造成的效应,但要小心不要在过程中放纵了情绪。

扶风-吴穗琼:如果你否认自己的情绪,为情绪找借口,害怕或放纵自己的情绪,那它们就会在你心中生根了……直面它。什么强度、组成、效应这些,又是西方的对治方式。这个在禅里,一个不住,离了。一个无我,斧底抽薪。别再纠结在这里面,再解决也永远有新问题。

敦格:

情绪,唯化不破。如何化,歇。这个也不是说说的,结使在身体里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理上通了,事上还透不过,因为能量结使还在。无法做到理事无碍,身不轻安,心难轻安,心不轻安,身难轻安。打坐、练功,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的结使,在物理、能量层面化开。身心不二,感受,是一把钥匙。

 

8.【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只要能用有益的方式来响应自己的情绪,你就会发现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你和伴侣(这个跟你起冲突的人,也可能不是伴侣,而是其他人)的感情也更亲近了。你所要做的只是去充分地感受怒气、悲伤,或承认恐惧,然后你就会觉得舒服多了。你已经往更充满爱、更亲密的感情迈进一步。

然而,当化解了自己的情绪之后,你往往会发现另一扇门,一扇通往更广大事物的门。我称作“空虚感”的地带,它是我们开始追求完全的“自觉”时才会遇到的感觉。寂寞、无助、绝望、迷失等(这些只是几个简单的例子),都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感觉似乎是那么深远又无边无际,以致我们好像十分害怕感受它们。我个人相信,小孩子发脾气就是为了逃离这些空洞的感觉。

扶风-吴穗琼:这里的空虚地带,就是禅讲的空性,人在体入空性的初期,那种无依无着的感觉,会让初试者害怕。

【我还相信空洞的感觉是造成我们限制性信念的主因。如果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些感觉,人生可以有很大的改变。尽最大能力将感觉表达出来,可以让我们在更了解自己的同时保有自我,不致迷失。为什么这很重要呢?因为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怕自己会被这些感觉吞噬,因而发疯或死去。想象自己是一滴即将落入大海的小雨滴,在成为大海的一部分时,你能保有自我吗?当我们感受到空洞的感觉时,我们就像那些小雨滴一样。害怕会发疯或死亡,就是这样。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面对空洞感而不恐惧呢,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力量,那么,如果我们能够用负责的态度来面对无力感,会发生什么事呢?也就是说,不要把无力感当作敌人,而把它当作我们的一部分。】

敦格:

争执-》情绪-》感受-》空虚-》归去

[展开全文]

1.【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约翰和玛莉已经不再怪罪彼此,他们把过错都推到了父母的头上。事实上,我们小时候所受的创伤大都跟父母有关,但玛莉承认她的没用、没价值、没意义的感觉是从她生下来就有的。毕竟,这些感觉是所有人类共有的,跟我们怎么长大无关。】

敦格:

作为人的共性问题,看到问题,只是一觉,也就不再迷惑。四十不惑,怎么不惑?什么是人?人性?我是谁?为什么我是这样?不做深入的了解,能不惑吗?

 

2.【扶风-吴穗琼:父母养你二十年,你自己后面有六十年,不要总拿前面二十年说事,你的后面的世界,你要自己负责。他们没有给你足够的成长训练,那你就自己来嘛。关键的关键,其实很简单,只一句话:你肯接纳全部现实吗?我们的思维那么单一,就像猴子的朝三暮四一样。

敦格:

呵呵,前二十年,我怪你,后六十年,我还怪你,怪你,怪你,就怪你。

 

3.【扶风-吴穗琼:想想我们急什么?原来我们和伴侣都讲过吧:我们在一起怎么样都行,只要在一起就好了。可外面来一个概念了,要房,好了,租的不行,要买的。买了一房不行,这么些年过去了,要奔三房了。不是说不要追求生活质素,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大家追着追着,舍本逐末了。把房子放第一了,把自己的感受,两人在一起的感受,丢角落里去了,这也是书上的对话里,作为反方的妻子,感受到的变化。她以鸡毛蒜皮的小事找茬,其实是内心发现了这种变化的痕迹,却又不明就理,像上面的对话,不是电费不成问题,电费是一个问题,但它只是问题,一个需要两个人去处理的问题,但它,不应该成为主调。可以减少用电,也可以减少外出,也可以增加加班,这些不过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两个人平心静气地选择一个,没有谁对谁错。生活不要只能高不能低,有伴侣在旁,我们一起度过,不要让生活只高不低,那成了猴子只能朝四不能暮四了,被数字追着走了。

敦格:

回头想想,曾经是以爱的名义出发的。后来有了追逐,有了抱怨,我们在这些名利上有了争执,开始关注起谁对、谁错来。初心已改,本末倒置。十年前的春风,还是春风,但已经感受不到当年的惬意。心黏着在名利场,如此追逐,到老,空空,所为何来?

 

4.【扶风-吴穗琼:还是那句话,你穷不过农民工,你富不过李嘉诚,再怎么折腾,也是你那心量早已给你设定好的那些。不如还是执子之手,放宽心胸,这样来的更自然,更超乎你想象。这里文字说不清楚,不是要你们不要追求,是让你们放宽了心,在与爱人相伴的美好里,放宽了心态,尽力去做。做到什么,不要去计较,但你和你的伴侣一起,为你们的将来奋斗。不要责怪,不要有失败的想,只是还没做到。拉着你的爱人,搂着你的孩子,轻声地说,哎呀,这次还没做到,不是失败,只是还没做到。

敦格:

世界,是心量的呈现,是心的感召。心量不改,只是妄作。妄作即粘,已经失却全然。

 

5.【扶风-吴穗琼:以禅的心态去面对,当下,这样的人生,会很快乐,也非常如意的。记住,重点永远是人生,而不是事。

敦格:

我以爱的名义出发,出来做事,结果呢,我停留在对错上。心已经不在事上,更不在生活上,只是在对错上,好坏上。哎。。。乱花迷人眼,我心不坚定,夫复何言。

 

6.【想要看到这样的奇迹,我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没有人要求我来解决问题。事实上,每个问题的本身,都包含着自行解决的机制。只要问题所唤醒的感觉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问题就会神奇地转化为一份礼物、人生经验,或一个让生命更丰富的机会。我的两个朋友就是很好的例子。那时他们正面对很严重的家计问题,女方怀孕了,男方又丢了工作,压力使得他们经常吵架。她觉得他很无能(“一点都不像个男人,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照顾”),而他觉得她没经过他同意就怀孕,一定是故意的,这样她就可以逃避责任(每天躲在家里看电视,什么都不做),而他却要辛苦地做很烂的工作。但是在互相指控的表面下,其实她觉得家里穷是她的错,而他的想法也是一样。他们都很自责,都认为自己应该想办法来解决财务的困境。在适当的时机,他们决定坐下来好好沟通。在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发现原来两个人都深信自己是没用的失败者。他们分担了彼此的痛苦,一起落泪,并且为不曾有过快乐的童年而悲伤。那天晚上,他们在互相安慰中度过。几天后他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能让他一展才能的工作。

就我看来,奇迹并不是他得到新工作,而是我这两位朋友能在最黑暗的时刻找到内心的爱。他们发现,问题并不是钱,而是他们由于曾经受过创伤对生命失去了信心。一旦他们不再把解决问题视为自己的责任,他们就能把心力用来处理更重要的事,而问题已经发挥了应有的效用,也就会自然地转变为一份礼物,让他们重新找回对生命的信心。这种转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了解到他们真正想要的:希望孩子能有一对快乐、相爱的父母。】

敦格:

事情的结果不在思维里,在爱里。奇迹,不是争辩对错的结果,是爱的呈现。那么自然,不费吹灰之力。我又何必挣扎呢。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没有对错,只是认识的不到位,学习就是让自己的认识打开,不断打开自己,是成人的思维模式。对错是孩子面对成长的思维模式。作者这章是一个转折,前面都讲亲密关系越走越窄,这里讲怎样下手处理了。常人会认为这男的娶了一个不讲理的妻子。】

敦格:

没有对错,是认识不到位。不断打开自己,是成人的思维模式,对错是孩子面对成长的思维模式。真好,感觉有了方向,在缘起的,随缘的不确定世界里,我们找着了北。突然感觉,成人的思维模式,仅仅是一个方向而已,而不是一个用力的目标。

 

2.【 扶风-吴穗琼但在作者的亲密关系分析里,作为反方的妻子,其实是问题的发现者只是她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而作为正方的男性,一般的这种反应,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大度与宽容呀什么的。社会习惯会一边倒地支持正面的男性,而恰恰这里出问题了。 旧痛的浮现——不受重视的痛苦……… 这永远是问题的核心。

敦格:

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选择逃避。真没想过不被重视的问题,还觉得都是在付出,自己很强大,不需要被重视。哎。

 

3。【扶风-吴穗琼:只要你肯放下立场,不管结果是怎样,对你永远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不论是继续还是分手,这个问题的关键。学好了,就能处理好亲密关系,不论是现在的,还是将来新的

敦格:

是啊,争吵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人的问题,人有问题了,所有的事情都成了问题,未来变的灰暗。这个离场,如果不肯放下,已经决定了结果

 

4.【扶风-吴穗琼正方这里学会从表面问题关注到实质问题,借有一句“你还好吗?”让敏感的反方,透过表面问题,直接碰触核心问题

敦格:

不是关注问题,而是感受。

 

 

[展开全文]

1.【 在亲密关系中,反方会先察觉到问题的征兆,有时候在问题发生的几天之前就能感觉到。身为对情绪较敏感的人,反方能感觉到旧痛即将浮现,但却不一定能了解它的真面目。当我是反方的时候,我不会说:亲爱的,我觉得小时候的创伤要浮现了,我们要准备好好疗伤。我较可能会这样说:到底是谁老是忘了把该死的灯关掉?难道你们以为我们家有自己的发电机吗?那是因为反方或许能略微感受到危机已经逼近,但却不一定愿意面对,因为他们也和正方一样害怕痛苦。反方虽然能感受到多样的情绪,却不见得会感受到最重要的感觉。 在上例中,我妻子是正方。那么,她是否能立刻察觉,我的抱怨其实是旧痛浮现的征兆?她是不是这样想:噢,我亲爱的丈夫在抱怨灯没有关,他一定是感觉到旧痛快要浮现了吧?恐怕不是这样。她可能会跑来跑去,把所有的灯关掉,也许会更干脆地把总开关关掉,然后点几根便宜的蜡烛来让站在反方的老公开心。这是因为正方希望不计代价地避免不愉快的场面,即使心里明知无法逃避。他们响应反方伴侣不快的方式,就是把造成不快的刺激移除,希望这样就能让问题奇迹般地消失。如果正反方一起身处战场中央,而反方告诉正方他害怕炸弹,正方会这样回答:炸弹?什么炸弹?亲爱的,只要假装它们不存在,它们就会自己走开了。自从发现了亲密关系中有这样的两极区分后,我便相信反方即使身在天堂,也会把所有的时间花在寻找灰尘上;而正方即使身在地狱,还会给自己做一把摇椅,好享受地狱之火的温暖。

扶风-吴穗琼:我便相信“反方”即使身在天堂,也会把所有的时间花在寻找灰尘上……有些人真的是这样呀。所以,不是问题的问题,真的是我们心里的模版。问题真的这么严重吗?还是模版的冲突?

敦格:

问题需要被正视,而不是遮掩。

 

2.

扶风-吴穗琼:状况是不等于问题。 存在,就是存在,它有高有低,有好心情有坏感觉。这些不过是正常的……生活。不要总在那一个高点或低位停留。让它过去,让它随着起落的生命的波动,高去、低去 高的时候,与你举杯红酒,低的时候,我自己倒头睡觉 想想海浪啦,不要总拉着一个浪头说事,也不要倒在一个波谷处满大街哭诉。有爱在,一切总会回归主线,便不是回归直线。不要说有爱的人就什么事也没有。只是人家会处理,有包融,只是知道一切都是正常的生活的运作。以平直的心,及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心,去面对一切起起落落。这个面对不是叫你处理呀,任何问题都尽力去处理。但处理不等于解决。解决不了就是解决不了

敦格:

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心里有个声音:只有解决了,才能走下一步,否则以后的一切都不会好。愁闷满胸。想想,就是抓住一个角度,不肯放,认为只有没问题才是正常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不肯随缘,放松。

[展开全文]

1.【我所接触过的客户,在遇到困难时,内心总是渴望解决问题、带来和平的。这种心灵的呼唤——往往是不自觉的欲望——就是我所谓的“爱意”。爱意的产生,是由于灵魂在驱策我们去学习如何真心地爱自己和对方。如果我们能明白,爱意在所有情况下都存在,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了解,痛苦其实是一种转机,能让我们成长并摆脱目前所受的限制。如果不能了解这个事实,那么每次痛苦一浮现,我们就会陷入困惑的挣扎,努力地想争取控制权——战斗,或逃跑。当旧痛浮现,并伪装成两人意见上的不一致时,我们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和信念,可能会让我们对伴侣口出恶言,然后生气地离开现场。相反地,爱意则能让我们克制冲动,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我们心中的不快,不致说出责怪或指责的话,而用了解、体谅的话来取代。这样我们便成长了。】

扶风-吴穗琼:爱,需要学习。 那要先知道什么是爱,如何爱。中国人怕这个字。

敦格:

还能说什么呢?原来我一直不会爱。不会爱自己、不会爱别人,就是一坨被情绪驱使的肉。

 

2. 扶风-吴穗琼: 基督教讲爱,真太好用了。不论大小,只要爱的当下,一定是不对抗的。那就是一非二。 能力小的小爱,能力大的大爱。不论大小,人人可爱。用你的心,充满爱,从身边人,身边事,慢慢扩大,到一切存在。以爱之名,行全体之实。首先,爱是包融。 生活,只是小事上的重复。有爱,就有意义。无爱,便是麻烦。

敦格:

总把生活高举,如果那样就好了,等到有一天,我们就幸福了。未来与现在之间产生了拉扯,如何不痛苦。生活不是一个点,是流动的,每个分别,每个期待,都在埋下痛苦的伏笔。不会爱,就无法体会,并非清洁才是美好,脏乱也是真实。不会爱,就把幸福推给别人、推给未来。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两个人都借由发怒来止痛,以免对方再触及他们脆弱的一面。也就是说,本书一再提醒的,借由亲密关系修行,就是从这里开始着手。一旦发现情绪来了的时候,马上检点自己。其实这在禅的修行里,是很清晰很普通的,起心动念即乖。】

敦格:

发怒,原来是虚张声势,保护自己的脆弱不被伤害,看来是天然的自我保护手段,自己往往容易被其控制。愤怒有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或被动攻击。无论选择哪种发怒形式,都已经起心动念,开始卖乖啦。不再是对事。要警觉。

 

2.【 扶风-吴穗琼:呵呵,不要再说:我不理他/她。以为这是你的大度?错,这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一种战术。不要用这个高尚的借口去武装你自己,你跟那些破口大骂及大打出手的一样一样,那叫:情绪抽离!

敦格:

愤怒有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或被动攻击。呵呵,不幸的很,我都用过。在情绪抽离时,自认是在解决问题,对方却一味发怒。自己高高在上,对方却是无理取闹。

 

3.【被动攻击就比较像是零星的战火,你假装不太介意对方的行为,但你的言语间却充斥着隐隐约约的批评、讽刺、批判、嘲弄或抱怨。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装作极度受伤,几乎要哭出来,但并不直接指控对方故意伤害你。装作无辜的受害者,能让对方觉得自己像个坏人,而由于你并没有指控他们做错事,你也同时剥夺了他们自卫的权利。】

敦格:

用弱者形象来表达发怒,发心还是不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给到对方一个觉察。也挺狠的。

 

4.【扶风-吴穗琼: 谈论什么缺陷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的时候,我要站在高位,其实,想想,不过是自己怕在低位,怕那种无能为力,并失去对下一刻的掌控的感觉,令我不自在。怕失控。 上风下风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下去,是我们不敢面对缘起。我们总想作实。】

敦格:

高起的,都是在遮掩自己的无明,不敢面对缘起。生命是流动的,怎么就要求自己或对方永远停留在一个好的情绪下,对你百依百顺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的岂非就是在流动下的一种静定不惑?

 

5.【贾马尔:发生什么事了,亲爱的?
梅薇斯:(吸着鼻子)没什么,我很好。
贾马尔:工作不顺利吗?还是因为我今天比较晚回来?我跟你说过今天会开会到比较晚的,记得吗?
梅薇斯:不是这些原因啦。(吸鼻子)我没事,真的。
贾马尔:告诉我到底什么事嘛,拜托……
梅薇斯:没什么啦,贾马尔。真的,这一点都不重要。
贾马尔:好吧,既然你这么说……
梅薇斯:只不过今天是我生日,本来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出去吃晚餐的。
贾马尔:你的生日!噢,不会吧,我又忘了!
梅薇斯:没错,去年你也忘记,这是第二次了。但是我了解你工作很忙,又有很多事要烦,真的,我了解。
贾马尔:真是对不起,宝贝。这样好了,我们星期六再补庆祝怎么样?
梅薇斯:不行,我答应了玛莉星期六帮她搬家的。
贾马尔:那星期五呢?
梅薇斯:不行,我不想破坏了你和朋友的扑克之夜。算了吧,我会没事的。(当贾马尔起身去放外套时,梅薇斯又补了一句)只要给我几天的时间就好了。
贾马尔:(又坐了下来)亲爱的,让我补偿你嘛!拜托!
梅薇斯:没什么要补偿的呀,贾马尔。你有个很重要的会议,我能了解的。只不过是我的生日嘛,没什么了不起。
贾马尔:(垂头丧气的)我觉得糟透了。
梅薇斯微微偷笑了一下。

【扶风-吴穗琼:呵呵,看着那么软弱无力,那么楚楚可怜。 原来记得清清楚楚,那心里的小算盘,可强悍着呢。 多狠呀,不过是用朋友之约,来让你无法补偿,好站在高位了。人呀,就是这样,不断在权力斗争中,为自己制造高位,从而好掩盖、抵减自己的错处。
你的会议重要,我的生日没什么了不起,多么冷酷的武器呀,应该是冷笑了一下吧。这好像也是我们,特别是女同胞们常做的吧。买单,总爱找人买单。“我”最恨那些总找人买单的行为。网线拉不好啦:网络公司今天没来人;晚饭没做好啦:谁让你回来晚了。功课没交了:昨晚停电了。。。。总有原因,总有借口。】

敦格:

这就是被动攻击呀,我经常被用到,而且好像自己也用过,呵呵。

 

6.【扶风-吴穗琼:上风下风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下去,是我们不敢面对缘起。我们总想作实。在缘起的,随缘的不确定世界里,我们找不着北。】

敦格:

那时那刻,真的感觉,除了发怒,或者悲哀,没别的可做的。仿佛这个点要不解决了,就没有出路了。其实是害怕,不这么做,真不知道该怎么做!!!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应激模式,来面对,仿佛才安全,自己才存在。否则除此之外,还会怎么做呢?

 

7. 【扶风-吴穗琼:跳出强弱、大小、对错去,回到人的本源去讨论。 这里不再是角度的问题了,更进一步。 这里是舍识用根了。 这一步,就是最后的“悬崖撒手”。】

敦格:

就差那一步,悬崖撒手,化而不解,摔死个屯屯的。

 

8.【扶风-吴穗琼:理直气壮到死到临头都保持无知的状态。】

敦格:

够狠。来吧,要么摔死自己,要么在痛苦中轮回。

 

[展开全文]

1.【通过亲密关系,发现你自己,改变你自己,从而改变世界所有的关系,如果感觉不舒服了,那就是他人的模式与你的模式的冲突。不要急着去管人家的模式对错好坏,禅人、修行人,再不愿意听的,那就叫敢于突破自己生命界限的人,就应该学会,通过别人的模式与自己的模式边界冲突,发现自己的模式,从而瓦解它。……这就是禅修。】

敦格:

这和挣谁对谁错,理上谁对?不在一个维度上了。真是一个温柔的转身。

 

2.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愈亲密,分享就愈多,我们就愈可能发现平时不易察觉的旧伤。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女银行职员生我的气,骂我是混蛋;和我妻子生我的气,骂我是混蛋,哪一个较伤人?我和女银行职员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我对妻子的感情,几乎和我小时候对母亲的感情一样强烈。所以,妻子骂我混蛋,会比较容易唤醒我潜意识中的记忆,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对我失去耐性,而说了伤我心的话。借由和妻子间的亲密关系,我可以察觉,并选择原谅母亲曾经造成的伤痛。但我必须记得一件事,那就是,当我想和妻子吵架时,原因往往不是出在她身上,而是来自过去未解决的伤痛。】

敦格:

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埋怨说爸爸对她不好,暴躁,酗酒、赌博、不顾家,我心疼妈妈,所以从小也对父亲不满,有敌意,长大以后,是觉得他年龄大了,再说毕竟是父亲给了我生命。其实心里还是对他不满的。难倒我扮演了妈妈的角色?让她扮演了我爸爸的角色?

 

3.扶风-吴穗琼:【为了他们看到的一只鸟究竟是黑鹊还是乌鸦,一对夫妻几乎闹到离婚。

任何“重要问题”,不是问题重要,是谁说了算重要。】

敦格:

是啊,回头想想,多少时候,我站在了理上,说的是对方不对。而事呢,变得不重要了。最后,理成了事。

 

4.【扶风-吴穗琼: 同学们,关系是什么不要紧,没有什么好意思不好意思的,我们在学习的,是通过关系,找到人所以为人的因。不是你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学习的是,“人”这种存在物的结构。】

敦格:

这个课题我喜欢,穷我一生,搞通这个课题,也不枉了。

 

5.【扶风-吴穗琼:是的,不要把这些问题看作生活的问题,它们是人的技巧。不是问题,是做人的技巧。在这个高度上去,让自己面对这些问题。这样就不容易陷入情感的牵扯里。别在对妈妈或孩子或伴侣在情感上作怪罪或亏欠想。这些不是你的问题,这些不过是“人”的问题。

敦格:

说的真好,不是我的、你的问题。是对人的理解之后,技巧的应用。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这个观点,在现代心理学上,得到了全盘肯定。但这样的归因,我觉得还是不如我们的识性种植,来得究竟。

孩子是天然佛,所谓天然,就是带来就是,本来就是。所谓佛,就是正遍知、如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要学会聚焦在人,人类上的用,便开始学习。

这个学习,不是学习什么工与技,主要指一种应对世界、与世界反应的模式。这叫识性种植,在八识田中,跟着第一个接触的人,学着与世界反应的模式。应该说印,更准确。真像细胞复制一样,我们的习性,开始也是复制来的。所以在家庭系统排列里,一再强调这种性格的家族遗传史。作者这里用了:限制性概念。是的,这些都是在全体里,给我们限制的框框。】

敦格:

我的性格,有母亲的优柔寡断,有父亲的简单粗暴,北方的大男子主义......看到以后,也是触目惊心,修行起来,也是寸心带血。

 

2.【扶风-吴穗琼:不要往这个方向上去,这样会让自己错过了。当你说家家有本时,是让这些问题,变成一种常态存在,而让自己不要执着。而我希望大家是从这种“常态”中,看到问题的症结。看到这些,不过是我们很可笑的一种模子,看到我们不过模子下的产物。

敦格:

刚刚还想,我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之所以对亲密关系烦恼,是因为陷进去了,其他关系,没有陷进去的,却处理的很好。时刻带着觉察,不论眼前的是谁。现在想想,不是对外呀,是觉察着自己模式。有亲疏之分,这也是模式呀。只要时刻觉察就好。

 

3.【扶风:这样,方能嘻嘻,一笑化千结。化而不解,心自无忧。化而不解,融。功夫高时融而无形,功力低时,融多少算多少,起码不再这么牵涉自己。

敦格:

怎么有种坏坏的感觉?

 

4.【扶风:关系模式里,自己还在冲突的,是模式里的自己还很找不到北。还在建呢。 歇下来,看清楚自己,先学着爱自己,再为自己找个目标,不爱自己,谈不上自己的目标。英国的古谚语:没有航向的风,所有都是乱风。 大方向上,可以这么说。但要解决时,必要细化再细化,细到一个小点上,一看自己都笑了的。

敦格:

我还在冲突中,这次的冲突非常厉害,不是和对方,是和自己。是一种不知方向,无措的感觉,不过没有恐惧,我就这么看着,不逼迫,不逃避。这是不是也是开始爱自己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我现在看着自己,就笑了

 

5.【扶风:亲密关系让我们有机会重新面对……希望大家学会面对自己,这是关键。在这个基础上,再来面对婚姻。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你都建了几十年了,就想几句话拆掉?】

敦格:

急也是一种模式,化而不解,一笑而过。每个当下都如此快活的话,哪还有未来、过去?

 

[展开全文]

1.【扶风:其实我们学习婚姻关系,最主要的不是爱情关系,更是日常柴米油盐下的日子里,相处的心态。所以这本书也说,你学好了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也会改变。这与尼采那本书里讲的一样,都是要你把高高的心态放下来。以一个现实的态度,去接纳生活。只是亲密关系,是我们倾注了太多情感与寄托的地方。】

敦格:
我是不是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心推高了?我渴望美好?不接受这平常?

 

2.【扶风-吴穗琼:期房交接了,入住了,美好的画面开始变成现实的时间流中的星星点点。禅宗讲当下。人想象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定格的画面。但生活,却是流动的,如水流,一分一秒流动下,带出一个又一个的经历,想象只能是单个的时间点或段,当下,却是流动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点。任何特定的点,都会过去。禅宗说当下,就是要你,学会在流动中不住,在流动中欣赏生之美。

敦格:
理上明白也是如此吧,理是静止的,抽象的,而事是流动的。如何在流动中,让理透入。这是个问题。比如,和朋友、亲人争论,是占在理上了,还是流动的事上了,我们觉察的到吗?

 

3.【扶风-吴穗琼:如果与伴侣关系不好的人,是否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也不好呢?不如反问一下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六十亿人,而我都不能处理好最亲近的人的关系,难道真是换一个就好了吗?我就可以处理好其它的关系吗。

敦格:
感觉左下小腹,有一个结,在那滚动。也许做过的很多事,都不过是一种掩饰,一种躲避,躲避什么?那个心地的痛,这个痛是什么?还不知道。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事实上是我的期望让我不能得到安抚……以为我们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些小小的借口,却原来是内心深层的需求,借这些小事,来表达它自己。

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事对了错了,它们下面,有着更深的动机。同一件事,有时是错,有时又对。

所以,不关事事,只关你心,只关你情绪的不被满足。不要去找那么多理由,看看自己内心,到底哪里不满足?不能让自己坦然地安住在现在的情景。

敦格:

我哪里不满足?让我不能按住现在!!左上胸部有闷闷的感觉。

 

2.【扶风:人类最有用的三样利器……还在功用的层面,还在对治的层面。这样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呀。】

敦格:

我知道,分开与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的问题。因为我竟然不知道的我的问题是什么。

 

3.【扶风:先停下来,看清楚。用需求得到满足,用心中拥有一切,这样的词,还是二元世界里的多少高低,作者在这里不了手。】

敦格:

分开与否,也还是二元的取舍而已。

4.【那么,如果你决定放手,该怎么让需求得到满足呢?我知道这听起来会很奇怪,但事实是,我们并不需要自己认为需要的东西。需求是在我们忘记自己的心早已拥有一切时,才会有的错误想法。耶稣说过,天堂在人心中。佛祖说,世上万物都在我们心中。所有伟大的导师及有先知灼见的人都曾说过类似的话。但如果我们不实际尝试,这个理论永远只是美丽的空想。当放弃一项需求时,我们便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而宇宙中是不容许有空洞存在的,所以我们心中的空间将会被爱所填满。】

敦格:

刚才面试了一个小伙子,全然的投入进去,带着觉察,放下先验假设,顺着事件流动,感觉不仅仅是机械的面试流,还有一个带着喜悦的感觉。这个时候,亲密关系的痛苦都不存在了。不是用一件事掩盖一件事,而是只要不带着角度、期望,,事情透过去,是另外一个感觉。

 

[展开全文]

1.【扶风:理对了有什么用?事对了,才是王道。别再站理上了,亲们。

英雄是什么?那些不被问题打败的人。依然深爱对方,因为有你的陪伴,因为有爱,所以更能接受一切不能解决的。爱情让人温暖,温暖的力量,应该是用来迎接解决不了的问题的。】

敦格:

多残酷呀,我们活在理上,总想证明什么,自己是对的?这个游戏,好玩吗。哎....

 

2.【十八岁那年,我的梦中情人己经成了十八年来累积渴望的综合体。这个在我梦中,和我手牵手走在乡间小径,不发一语也心有灵犀的女人,就像母亲般慈爱、温柔,并给人安全感,也像是某位小学老师那样成熟和亲切,又像个大姐姐般善解人意,还像另一位小学老师般性感。同时,她也具有从前一位让人心动的同班女孩的幽默感,再加上仿佛出自《圣经》或宗教电影的天使般的形象。简单地说,她概括了我情绪上和心灵上所有的欲望。】

敦格:

那个小年,那个旖旎的梦,好像早已被遗忘,此刻被掀起,惊觉。原来,我也有过啊,胸腹部、腰部一阵痉挛,由其是左胸、左下腹,肝?。

 

2.【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改造过程,就这样开始了。一旦找到有潜力满足我们需求的候选人,我们就着手将他们塑造成我们心中的理想伴侣。只要一点点的帮助,他们就可以变成能让我们快乐的人。我们会想,这不只是为我们自己好,也是为他们好。这种修饰或彻底改造伴侣的企图,很快就会让我们走上通往地狱之路。】

敦格:

我想选择的,是善良、温柔,善解人意;我已选择的是这样吗?我也在玩着改造游戏吗?我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展开全文]

1.【扶风-吴穗琼:不断寻找能让我们热情不灭的...东西。我们要找的,只是让热情不灭,是甲是乙这个不是关键。

敦格:

也就是说,对方是谁,其实不重要,最终我们要找的那个才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的?

 

2.【扶风-吴穗琼:禅宗的话:如果我们明白了存在的真相,便能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热情,将不再需要借助外物而被点燃。套句《星球大战》的话:大能被开启。

敦格:

如不能明白什么是真相,感觉一直在痛苦里轮回。

 

3.扶风-吴穗琼:也不是总希望不劳而获,最关键的是认为有一个固定的东西,找到了,他就不变,就能OK,一劳永逸了。我们总是之前拼了命地去找,一旦认为找到了,就全身心歇下来了。却不知一切都是变动的,他在变,你在变,情境在变。想想我们最常说出的话是,你那时说过......,你原来不这样的...,你以前可没这样,这些话说多了,慢慢变成了:你不爱我了。我不认为该谴责我们自己,我觉得只需要看清楚,这不过是我们的世界缺了一角。这些是凡人的共性,我们只需要看透它,自然便能透过,不再受这些人云亦云的观念所带着盲目地走。

敦格:

我一直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女人总是阴晴不定呢?好的情绪,为啥不能一直保持呢?其实,我的情绪也是如此啊。

 

4.扶风-吴穗琼:这是十分自然的,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敦格:

实在不想让别人帮我实现,自己如何实现?

 

5.【但是要求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正是我们孩提时代所做的事:我们希望妈妈或爸爸来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珍·尼尔森(Jane Nelsen)博士在她的有关孩童正面教育的著作中指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两项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怎么办呢?还有什么方法可想呢?】

敦格:

每次吵架,看到对方的情绪,感觉不被爱了,也不想爱了。这是一种折磨,让我想摆脱的折磨。放弃了,就好了吗?

 

6.【“想要变得特殊”的欲望,正是激发我们浪漫情怀的主因。我们惯于寻找一个非常希望和我们在一起,一旦不能在一起便痛不欲生的人。(由此而衍生出以下的千古名句:“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或者“如果你离开我,我会死掉”。)这个人可以无视我们所有的缺点,绝不伤害我们,即使我们有错也永远支持我们,而且永远觉得我们很了不起。这个特别的人需要我们的程度,和我们需要他/她一样多。(如果这个人需要我们的程度,比我们需要他/她还多一点,那就更完美了。)】

敦格:

这个我没有,我希望的感情是,彼此只是一个伴,各自成长,互相学习,互相吸引,彼此包容,谁也不依赖谁,是两个独立的灵魂。

 

7.【扶风-吴穗琼: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归一的欲望:我(或我们)就是全部。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你本来就是世界的全部,唯我独尊。

这种感觉,就是存在的本然的,我们这些“分出来的”小意识,一直记着、惦念着、熟悉着这种感觉。

外面找不到, 因为那不在他身上,那本来在你身上的。

敦格:

这个我喜欢,只要有出路,那么我就可以找到。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UCCC董事 中美禅学院 院长

课程特色

图文(32)